學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向,主動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轉變、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,著力優化學科專業結構,加強學科專業內涵建設,集中力量建設一批直接為地方和行業服務的、具有應用型特色和優勢的學科專業,加大力度扶持一批人才需求量大、有發展潛力的學科專業,構建了主干的工科、適當的理科和管理學科,必要的文科的學科格局,形成了優勢突出、特色鮮明、結構合理、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。
學?,F有資源與環境、交通運輸、藝術等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,動力、光學、計算機等3個國防特色學科,交通運輸工程、測繪科學與技術等2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。學?,F有56個本科專業,其中15個專業入選國家/省“雙萬計劃”一流建設專業,7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。
學校強化校企合作,產學研結合,構建了功能完善、管理先進的學科專業平臺。學?,F有黑龍江省寒區道路工程病害防治與養護技術重點實驗室、汽車運用與智能交通技術實驗室、光電子及激光技術實驗室等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;寒區公路養護技術工程研究中心、語言智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固體激光技術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個省級工程中心。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、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、4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、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。建成了全國首個高校工程文化博物館和4個工程文化教育基地和1個人文素質教育基地。
學校與長安大學、哈爾濱理工大學、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在交通運輸工程、測繪工程、軟件工程等領域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百余人,為國家、區域、行業輸送了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。